去看房子常常會聽到,代銷說我們這個是鋼骨結構比較不怕地震,是真的嗎?制震宅每坪貴那麼多真的有效嗎?免震跟制震又差在哪裡?代銷沒跟你說的事,樂居告訴你!
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,如果你買的案子只有15樓,其實用RC就很足夠,現在更要注重的是「結構規劃」和「施工品質」,施工品質好才是關鍵,在921過後台灣建築法規的耐震係數普遍都可以承受5級的震度。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
RC是鋼筋混泥土,比較硬是靠硬度支撐建築,缺點是容易裂開,15樓以下基本都是用這種建築結構。
SC是鋼骨結構,韌性比較強,特性是遇到地震有搖晃空間,但是搖晃程度比較大,比較多用在商辦大樓。
SRC是鋼骨外層再包覆鋼筋混泥土,上面的兩個優缺點都有,主要是給高樓層住家用,因為他能減少鋼骨的晃動,又同時保持韌性,達到減緩震波的效果。
有些人會說,鋼骨結構比較不防火,其實是謬誤;不管哪種結構都不防火,只要火災過後,高溫對建築結構一定多少會有影響,很少有人會願意住有發生過火災的房子。
制震宅簡單來說就是在房子結構裡加入制震器,讓結構因為地震的能量晃動時,透過制震器減弱建物整體搖動,同時降低建築物的變形,減少倒塌機率和晃動,目標是希望制震器會先發揮功能,不致損及主結構體本身,並增加居住的舒適度和安全性。
斜撐式:如同汽車的避震器,利用油壓減緩晃動;裝置在柱子和大樑上,增加結構穩固;斜撐製震器的牆面應保留檢視和修繕的空間,避免過多裝潢。
制震壁:安裝於大樑之間,像一面牆,多用特殊橡膠作為搖晃時的緩衝。
之前有聽過有案子,樓高20幾樓,制震器只做地下室到二樓,這樣的情況,制震器有沒有用?制震器不是有安裝就好,無論採用何種制震建材,制震器都必須裝設至少一半以上的樓層且四面都要裝,才能產生制震效果,否則只是虛設裝置。最知名的仁愛路帝寶,是裝了約1196支制震器,跟只裝10幾支的建案有沒有差別應該很明顯。
國外通常都是SC和SRC才有做制震規劃,台灣有不少RC結構裝制震器其實效果不大;RC結構主要是利用建物的剛性來抵抗地震,地震來時劇烈搖晃水泥龜裂影響結構後,制震器才會開始發揮作用,跟一般人以為制震器會先緩衝的觀念大相逕庭。
免震又稱隔震,像夾心餅乾在建築的基礎層或低樓層,會有整層特殊橡膠做的免震墊,用來減緩晃動,讓結構體承受的震波更小;效果相較於制震能減緩的震波動能更多,號稱能抵銷60%以上的震波,但技術更困難且造價高。
用品牌簡單區分成美系和日系2大類,但是制震和免震系統很多種,技術也不太一樣,不同廠牌會有他們擅長的領域。
美系:價格較貴但多是航太等級品質較佳,台灣常見的有 EPS、taylor devices。
日系:新日鐵的價格最貴,在來是常見的住友、KYB、UBB等,但KYB之前有制震數據造假的記錄。
新成屋:主打制震跟免震效果的住宅都會高於區域平均房價;但是以制震來說在雙北就像標配,幾乎每個案子都有,看你配到怎麼樣的規格,以及有沒有裝好。免震一定會比較貴,因為工法和成本相對複雜很多。
中古屋:中古市場對規格要求不大,且制震器跟免震器一定年限後有維修問題,因此主打制震的產品在中古屋市場價格不會特別突出。但是如果結構是SRC的產品在中古屋市場價格是明顯會比RC來得好,因為居住上相對舒適安全。
制震器跟免震器是需要維護的,在日本有相關法規規定,如果遇到地震5級以上,或每隔3、4年需要檢測一次制震器或隔震墊,在台灣並沒有相關規定。
制震器:台灣不少制震器材維修檢測困難,因為都包在牆裡,難以用肉眼判斷數量及狀況,因此挑選此類型建物時,建議詢問建商是否有預留檢修孔以及規劃未來的檢修程序。
免震器:免震器雖然使用年限較長,但汰換是一項大工程,目前住宅還沒有汰換免震器的案例,未來值得持續關注。
不管什麼結構,台灣建築在921之後最少都能抵抗5級地震,其中最重要的是「施工品質」,有沒有按照設計嚴謹的施工,是建物安全的關鍵。
20樓以上的建築,可以優先考慮SRC,雖然造價高但安全性和舒適度較佳,中古屋市場的價格也會明顯較好。
制震器是能有效預防倒塌風險的,前提是一定要符合安裝標準,四面牆都要裝,而且要一半以上的樓層都有裝,才能有效支撐並避免倒塌。
RC結構裝制震器的效果不大。
免震技術複雜成本最高,相對房價最貴。